备注: 以下内容仅涉及境外资产、离岸信托和单一家族办公室
安永全球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GDP的70%-90%由家族企业贡献,全球前500大家族企业所组成的经济体规模,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位居世界第三。此外,这些企业还创造了50%-80%的就业岗位,充分体现了家族企业的重要性(1)。然而,许多家族企业难以成功经营超过三代,尤其是在中国,随着第一代创始人逐渐退居幕后,二代传承问题日益突出。创始人在面对接班人的选择与培养时,除了要处理企业经营、家族和谐、财富传承及风险管理等多重任务,还必须应对中国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与转型,以保持竞争力。因此,家族企业的管理与传承面临着层层挑战。
家族企业传承主要涵盖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家族治理和传承、风险管理三个大方面。家族企业需要适合自身家族情况、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的治理和传承机制。
部分家族企业成功的传承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这些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传承机制,利用信托、基金及家族办公室等工具和架构,实现了财富传承与风险管理,确保了企业的稳健发展、家族的团结以及家族价值观的传承与延续。
本文将探讨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挑战、资产传承及风险控制策略,以及家族信托和家族办公室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为家族企业传承提供解决方案。
家族传承面临的主要挑战
1. 投资过于分散。家族亲属和外部投资者参与增多,导致股权分散,无法维持对企业的有效控制,未能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
2. 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制衡机制和专业管理。家族企业容易忽视外部专业人士和先进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可能导致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进行创新和转型;
3. 缺乏后代培养机制。家族企业需要培养出具有商业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的后代来继承家族企业,理解和认同创始人的经营理念和家族价值观,才能避免后代依赖家族财富,挥霍无度;
4. 家族争议风险。家族成员间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例如继承权争夺、离婚、未成年后代或非婚生后代争产等潜在风险;
5. 企业和外部风险控制不足。具体而言表现为财务风险和危机、企业投资风险、人员突发变故,以及市场环境、政策、法律和税制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家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平衡企业发展和家族利益、制订企业及家族风险管理机制和传承计划、培养继承人和引入外部人才、建立家族宪章和有效的沟通机制,以确保家族企业可长期持续发展。
家族企业管理 – 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很多家族企业无法顺利传承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有效的股权控制措施,难以避免股权分散及意外事件发生时导致股权流失和经营权变更。由此可见,家族成员的股权控制对于长期稳健经营家族企业尤为关键,同时也是家族企业经营的基石。
为了避免股权稀释、内外部争权、家族内继承和离婚争产等问题,需要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制定企业股权转让与配置安排,股权结构设计需要平衡控制权的稳定与公司治理的透明度,界定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成员的职责和权限。例如调整家族董事会主席及专业经理人的比例,由家族成员作为大股东委任外部专业人士加入董事会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保持家族企业经营理念的同时,采纳外部经理人的独立客观意见;制订经理人培养计划和股权激励方案;实施面向所有高管的绩效评估体系等举措。
著名案例有李嘉诚家族和新鸿基家族。新鸿基家族为了使地产业与其他业务隔离将公司重组,设立了多个家族信托分别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家族房产以及其他资产。李嘉诚家族长子李泽钜成为权益类(经营权和表决权)受益人,对家族企业股份有控制权,并聘用外部专业人士参与公司治理;次子李泽楷对家族信托所持股权无控制权,仅有享有分红受益权,可以用所得资金发展自己的事业。该信托安排实现了对家族企业股份控制权和受益权的分离,并具有资产保障、债务和婚姻风险隔离的功能。而新鸿基家族通过家族信托基金的形式持有集团股权,并规定郭氏兄弟不得私自处置家族基金下的股权,但可以享有股权收益,通过职业经理人的方式管理其家族事业,同样保证了家产既没有落入旁人之手,同时保证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另外,家族企业在上市前为避免股权稀释,在吸引投资者及设立员工激励计划信托的同时设立家族信托,注入创始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信托与红筹/VIE架构结合,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并可以通过信托未来传承给下一代继承人。大部分企业在境外上市的都有设立家族信托,来隔离风险。其中,京东在上市前,刘强东也做了家族信托安排,使家族信托成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大股东,刘强东作为信托委托人保持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同时,该信托的设立可以有效隔离未来潜在的离婚风险。
家族治理及家族内部风险控制
随着家族和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家族成员,包括潜在继承人及非直系亲属,可能会参与到家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这就要求制定明确的继承人选拔和退出机制,并由家族委员会依据选拔标准和家族治理准则,处理内部关系,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
继承人选拔机制需要综合考虑。这包括基本地对继承人能力的定期评估,例如领导力和决策力、企业和财务管理能力、市场敏感度和战略思维、品行和心理素质,以及对家族企业的忠诚度等。例如龙湖集团创始人设立家族委员会,制订继承人选拔和培养计划,保证继承人选拔和培养的专业性,之后通过家族信托将龙湖集团43.98%的股份分配给女儿。另外,家族不但要发掘继承人的先天能力,还要进行后天能力的培养,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也同样重要。通过实施轮值制,让后代成员轮流在家族企业的不同岗位任职,培养各方面的业务能力,特别是任职于一些核心部门并参与决策制订,更能够考验继承人的能力,也使他们对企业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李嘉诚家族对第三代孙女李思德的培养就是这样的思路。通过让李思德任长实企业业务发展部经理并出任家族基金会的董事,是家族核心成员逐步参与家族生意管理和决策制订过程,顺利培养接班人继承家族企业的能力与兴趣,待时机成熟再将重要家族企业交给他们管理。
除了上述考虑外,选拔家族继承人还需要配合清晰的绩效评估考核和长期观察,由家族委员会根据选拔机制集体决策,公平透明地选出接班人,如有多个适合的继承人也可以安排在企业不同业务板块负责,按能力所长安排适合的岗位,也可以平衡家族成员利益,避免內部斗争。举例而言,李锦记家族成员要进入家族企业,必须完成大学学业,至少在外部工作3年,入职需经过正常应聘程序,从基层做起。目前李锦记第四代兄妹5人均在家族企业负责不同业务板块,核心业务由更具有综合实力的李惠森及李惠中在家族竞争中胜出后负责。
退出机制的制订在家族治理中也必不可少。它可以为不希望参与或不适合参与家族企业的成员提供合理的退出选择和利益保证。一方面,允许家族成员在特定条件下出售其股权;另一方面,公司需定期对股份进行估值,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回购家族成员的股份,从而避免因家族成员个人意愿与企业利益冲突导致的纷争和家族內部纠纷,以及股权分散导致家族对企业失去控制权的风险。同样的以李锦记家族为例子,对于无法胜任职务或绩效不达标的家族成员,应给予改进的机会;若依然无法胜任,可考虑解除其职务。然而,若该成员在外部企业表现突出,且家族有需求时,可考虑邀请其回归。若因个人原因选择退出,可将股份转让给公司,但仍可保留家族委员会成员资格,继续参与家族会议,以确保家族内的沟通渠道畅通。
激发接班人对家族事业的兴趣也非常重要。当前,许多面临家族企业继承问题的二代,往往出生于独生子女政策实施时期,是家族的唯一继承人。与此同时,中国近年来经历的社会变革,使得这些二代更倾向于追求个人兴趣和理想,通常对接管家族企业缺乏兴趣。例如,万达集团的二代王思聪选择投身娱乐产业与电竞领域;玖龙纸业创始人张茵的女儿则离开家族企业,专注于艺术发展等。这些在经济条件优越和高科技环境中成长的子女,与其父辈在艰苦创业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面对缺乏接班人的困境,企业不仅需在市场中获得认可,才能有机会通过外部转让或上市等方式实现资产变现与退出,但大多数情况下,家族企业仍需依赖自我经营。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重点考虑激发二代对家族事业的兴趣与责任感,才能解决中国家族企业继承难题。
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不可缺失。作为无形资产,家族企业的价值观与财富传承同等重要,是维系家族企业精神纽带的核心。家族企业通过记录家族历史,使后代了解家族的发展历程和价值观,制定家族宪章,定期召开家族会议,强化家族成员对家族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家族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项目,设立慈善信托和家族慈善基金会。通过向慈善信托注资,并由信托管理慈善资金的投资与分配,用于推动家族的慈善事业,家族成员从小便能体会到家族企业在社会与公益领域中的责任,从而培养更强的企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大陆企业家首善曹德旺成立家族慈善基金,向社会共捐款达260亿元人民币(2),他说 “留给子孙的,不应是财富,应是智慧。”儿子曹晖也是公认的优秀的接班人,在成功经营自己的公司后回归福耀集团任副董事长,继承家族企业。台湾的王永庆家族通过"永庆学堂",将创始人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传递给后代。李嘉诚家族提倡“精细商作,耐心为本”,在家族继承人读书期间,只提供最基本生活费,并通过让其参与社会最基本的工作,例如通过麦当劳卖汉堡,高尔夫球场做球童等社会实践,培养后代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的性格。
家族內部潜在风险控制是家族资产和产业能否世代传承的重要部分。家族内部通常面临继承争产、离婚、意外离世、后代挥霍、未成年人监护、非婚生子女争产等可能导致的风险,这些都是家族治理需要考虑因素。
常见的风险控制工具例如婚前协议,虽然可以明确配偶不涉及家族企业股权利益,但不能同时实现对其他风险的隔离;制订遗嘱则需要经过冗长的遗嘱认证过程,如果家族成员对遗嘱的真实性诉诸公堂,会导致家族隐私泄漏。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有效的家族信托来避免。
为什么信托可以成为家族企业传承的重要工具?
在公司经营管理方面
• 有助于实现对企业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投票权和信托受益权的合理分离;
• 企业核心资产由信托或控股公司持有,与运营公司的运营和破产风险隔离,防止外部收购或恶意接管等风险;
• 保持企业控制权的稳定和传承,可安全引入职业经理人机制;
• 信托持有股份的受益权和企业经营权分离,有效实施退出机制,可降低家族内部矛盾或后代拒绝接班等情况,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
• 通过家族信托持有拟上市公司主体股权的方式,制定清晰的上市公司持股关系,避免企业股权不清晰引发纠纷
在家族传承方面
• 使家族企业接班人合理继承企业股份和经营权,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避免股权被稀释;
• 不可撤销信托将家族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隔离,防止个人债务、后代挥霍、离婚等家庭变故给家族资产带来损失或导致企业控制权的转移;
• 通过家族信托对公司股权等资产做出合理分配安排,明确受益人范围,保护未成年后代继承和隐私,避免遗嘱认证和遗产争议;
• 根据家族成员受益人的贡献和需求进行差异化分配机制和激励措施,明确规定继承人的选拔标准正面引导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经营和创新,实现家族企业、慈善事业和价值观的传承;
•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有助于税务筹划,避免了直接持有股权估值和税务问题,另外也有针对信托受益人为高税区税务居民的信托类别,例如信托涉及美国或加拿大税务居民受益人,可以考虑有税务筹划功能的外国委托人信托或祖母信托
单一家族办公室
规模较大的家族企业通常会通过设立家族办公室来进行投资管理和家族财富传承。家族办公室不仅负责管理家族的投资组合和资产配置,还涵盖家族传承、税务规划、风险管理以及慈善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通过专业化管理和专业人才的支持,家族财富和家族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并成功跨越多代传承。在搭建家族办公室时,考虑到持有的资产规模较大,基金实体的上层架构可采用家族信托形式,以充分发挥家族信托在资产保障、财富传承、税务规划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优势。信托与家族办公室的结合,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近年来,多个国家推出诱人的税收减免政策帮助家族资产落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包括香港政府推出的单一家族办公室及税务宽免政策,使其成为高净值人士和家庭的热门选择。
香港单一家办与家族信托结合的基本架构和功能
资产保障与传承: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将资产所有权转移给受托人,确保信托资产在信托法框架下获得保护,实现财富的长期传承,避免因个人债务、婚姻变故等因素导致资产损失,同时减少家族成员之间的争议及股份稀释。家族办公室则通过全球多元化投资,制定投资策略,实现资产配置与风险分散,受托人与家族办公室协同合作,整合各类资产,确保家族财富的稳健增长。
家族治理:通过制定家族宪章,明确家族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与长期发展目标,组织家族会议讨论重大决策,协调家族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家族治理结构有效避免内部矛盾,若家族成员选择退出企业,可依据预设规则获得合理补偿,保障个人权益,并确保家族企业的持续稳定。
社会事业管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家族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通过设立慈善信托或慈善基金,支持社会慈善事业,评估并制定长期慈善战略,确定支持领域(如教育、医疗等)。此举不仅能传承家族价值观,还能提升家族企业的品牌形象与社会影响力。
继承人培养:制定系统化的继承人培养计划,安排潜在继承人在家族企业中轮岗并参与重要项目决策。通过家族办公室的国际化网络和专业资源,鼓励继承人到国际知名企业实习,接受专业管理培训,拓宽视野、积累经验,为未来接班做好准备。
税务筹划:通过合理的信托结构和资产配置,优化家族税务安排。例如,利用香港对离岸收入免税的政策,将部分海外投资收益留在香港,进行再投资或用于家族其他目的,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税务负担。
隐私保护:通过香港的信托结构,信托契约作为成立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私人协议,通常不需要登记,且信托文书的具体安排和受益人信息不公开,从而为家族成员提供高度的隐私保护。
避免遗嘱认证:由于信托资产的法定所有权归受托人所有,因此信托资产无需经过遗嘱认证程序,避免了冗长的遗嘱认证流程及资产冻结风险。
灵活性:信托结构允许受托人在情势变化时对信托资产的投资、管理及分配进行灵活调整。家族可以根据继承人的能力和贡献,灵活调整受益比例,突破法定继承的局限,以确保财富的合理传承与配置。
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包括定期评估家族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声誉风险等。此外,家族还可通过购买保险(如董事责任保险、关键人物保险等)来转移部分潜在风险。
专业团队支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家族通过家族办公室聘请经验丰富的法律、税务、投资和管理顾问,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这些顾问不仅精通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具备对国际市场的深刻了解,能够为家族提供综合性的战略建议。
综合而言,除了上述架构的优势外,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无遗产税、赠与税及资本利得税,有利于家族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代际传承。此外,香港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全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跨境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在法律框架方面,香港遵循普通法体系,拥有完善的信托法律制度和健全的资产保护机制,为家族财富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通过在香港设立信托与家族办公室的方式来实现家族企业的传承。
作者简介
季亨卡
中伦律师事务所 北京办公室 权益合伙人
• 近15年深耕税务与财富规划、投资并购和公司治理等领域,具有中美律师执业资格;
• 曾成功代表数十位超高净值富豪以及多家私人银行、信托和保险公司、家族办公室,在多个司法辖区处理家族信托、身份规划、合规申报、跨境继承等财富规划、保护与传承事务;
• 擅长国际税务筹划、并购交易税务以及税务争议解决,就当今各类前沿的税务问题提供咨询意见。曾为数十家联合国机构、国际非营利组织、基金会以及企业家提供慈善规划和影响力投资咨询。
李晓莉
富途信托 董事
• 全球信托及资产规划学会(STEP)荣誉会员TEP;
• 香港大学硕士及传媒学士, 拥有超过十年以上传承规划及项目管理经验;
• 曾就职于全球领先的外资私人银行、知名独立信托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海外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跨境财富架构及资产配置等服务,为企业及机构客户提供Pre-IPO和员工激励信托、基金设立及海外业务拓展等解决方案。
(1) 资料来源: 《安永家族办公室前瞻观点》https://www.ey.com/content/dam/ey-unified-site/ey-com/zh-tw/insights/family-enterprise/documents/ey-pcs-alert-20230331.pdf
(2)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666017